很早就拿到这本书了,冲着刘未鹏买的,翻开一看是刘未鹏的博客集。当时有点失望,因为在学校的时候就把mindhack.cn的文章大致读过一下,分享感想的时候也会拿出一些例子来用。不过我觉得有必要重新精读一次,过程中对如何思考、如何解决问题、如何记忆知识等方面的确有了更深刻的体会。建议每个理性的人、想要提高效率的人都读读这本书,这本书总会在某个地方给你当头一棒。 书是在上班的地铁里读的,就算是用碎片时间向作者致敬吧。
在我看来,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告诉读者思考的意义,以及如何更好更高效地学习。在进入大学之前,多数的思考只为给出和标准答案一致的答案,过程公式化,因此往往出现“做题越多,成绩越好”的现象。然而进入大学之后,自由度变大,思考的质量就会对人造成差异巨大的影响, “你比别人看远一年,就多一年的时间去准备,这个差别是巨大的”。假如察觉自己也经常被问题卡住而毫无头绪,那就应该看看这本书,同时推荐《怎样解题》。
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要主动激发思考,改善思考方法提高产出。
首先是主动性。
其实哪里都有问题可以思考,即使在玩游戏的时候。例如玩魔兽PVP,在游戏的设计和实现中也是有很多事情可以思考的,模型的设计(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发现搔首弄姿的大树会保持镜头移开之前的姿势),多人对战时的数据传输,各个client如何处理延迟?Replay文件如何设计?多个单位如何同时寻路?友方如何共享单位和视野?高低地的视野如何实现?各个面板可能运用了哪些设计模式?物品的性价比与平衡性等等。这些问题都是很有趣的。甚至只考虑胜负本身,为什么大家初始处于平等的地位,但随着游戏的深入,有一方会取得优势或者胜势?是技巧还是策略?当取得优势后,对手需要多久才能反应过来以及作出应对?我们又可以如何去应对对手的变化?只要不断考虑这些问题,我们就会比其他不善于/勤于思考的玩家更容易赢得游戏。
然后是思考方法。
昨天买了本《Proof from the book》,其中有一个关于抽屉原理的题目,我苦思冥想,不能解得。题目如下:
从{1,2,3,… , n, … , 2n}中任意选出n+1个数,其中必有a,b两个数,使a%b=0。
有兴趣的话可以先想想……
答案在于一个神来之笔,任何数都可以写成2^k * m 的形式,k>=0 且 m 为奇数。根据抽屉原理,1-2n之间只会有n个不同的奇数,因此n+1个数中,至少有两个数的m值相同,因此可以形成整除。
算是典型的“Then a miracle happen.”类型解法吗?知道答案以后,我一直在问自己,为什么想不到?思维的链条在哪里断裂?我又应该怎样才能重新拼起来。
断裂: 2^k * m对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,假如之前不知道这个式子的存在,需要对数字很敏感才可以发现这一点。
重组:知道答案了以后,可以尝试将思路往答案上靠。例如集合的秩是2n,选出n+1,恩,可能和2有关;n+1这个条件看起来很诡异,我们可以试试是不是能够选出n个,观察出什么规律来:取n=5, {1,3,5,7,9},恩这个不行。{2,3,5,7,9},也不行。试试小一点的,取n=4, {3,5,7,8}, cool ! 构造出来一个边界集合。还能构造吗?{2,3,5,7}可以,{3,4,5,7}也可以。看来2,4,8是一点线索。还能想吗?其实还可以构造如下的序列,取n=10,{11,12,13,14,15,16,17,18,19,20}。这时我发现每增加一个数的时候,就会有一个数是它的两倍,从而需要剔除,这时我想到了n和2n的关系,很可能和奇偶有关。
很遗憾,我在问了自己这些问题以后,觉得自己从这些线索推出这个解题的关键点的概率不会超过5%。不过我已经觉得思考的质量有了一点点提高了。
进一步讲,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直觉,但更多的问题需要关键知识。缺乏这些关键知识,然后解题思路断裂。这种情况被称为“Unknown Unknown”,我们不可能用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去解决问题。因此平时拓宽视野是很重要的,工作再多再忙,也要保持学习。
然后是思维的惯性,看到作者讲ATM的门的趣事,让我想起自己一次典型的思维错误:
“我觉得我的推断是唯一靠谱的,从而根本无法看到或者设想另外一种可能性。
某次在用电动牙刷刷牙的时候过去隔壁寝室串门,然后惊讶的发现,刷牙的时候,同学的显示器竟然会抖,心想这个电磁辐射也太厉害了。把牙刷关了,屏幕也就不抖了。于是开始开开关关逗同学玩,谁知他毫无反应。我气急败坏地问他你不觉得屏幕在抖吗,他说不觉得啊,这时候我愣了,不可能吧,难道我幻视?后来另外一个同学过来,我又问了他,他同样表示没有反应……我又愣了一阵子,才发觉原来是电动牙刷在抖我……
最后,推荐我觉得很好的几篇:
- 暗时间
-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
- 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写博客
- 遇到问题为什么应该自己动手 (must read)
- 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
- 跟波利亚学解题
- 知其所以然
- 快排为什么这样快
- 康托尔、哥德尔、图灵——永恒的金色对角线
顺便讲讲读《黑客与画家》的感受
其实这本书完全是散文,想到当初有书店把它归到计算机安全类……作者的很多观念都是崭新的,用的例子小而贴切,读下来感觉很流畅。奇怪的是,这本书里面的文章的很多观点引起过大量的争议,但我并没有感受到新思想的强烈冲击。不知道是我只会接收别人的思考结晶作为知识,还是我潜意识里面也是这么想的。
推荐我觉得不容错过的几篇:
- 设计者的品味——优秀作品的秘诀是:非常严格的品味,再加上实现这种品味的能力。
- 拒绝平庸——利用(普通编程语言主导一切的)习惯势力削弱你的对手。
- 如何创造财富——金钱并不等于财富,创造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创造财富。